【健康提示】你懂吃药吗?
我的位置:首页 - 新闻搜索
【健康提示】你懂吃药吗?
2024-09-11

 

  常见病也需“精准用药”

  医生介绍,在门诊中最常见发生用药错误的,就是同时有几种基础病的老年慢病人群。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、数量增多,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概率增加。

  另外,老年慢病人群常认为自己的慢病很普遍,吃大多数人吃的药就行,甚至有不少未经医生诊断直接到药店买药服用的情况。其实,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,即便看起来是同一种病,同一种药也并非对每个患者都有效,千人一药是不可取的。目前,临床上大多数药物的治疗有效率为20%~80%不等,这是由于基因差异,往往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有着天壤之别。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或者无效,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,往往会延误病情,部分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。

  在医院的精准药学门诊,医生会运用药物基因组、血药浓度监测,指导患者药物选择、剂量调整进行个性化用药,包括肿瘤药物靶向治疗、老年慢性疾病治疗、癌症疼痛治疗、抗感染治疗等一系列药物精准治疗方案制定。目前已有不少常见病治疗可纳入。例如对于房颤等心脏病患者,地高辛是常见的强心药,但是治疗窗很窄,临床使用中很容易发生毒性反应,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,以调整体内药物浓度达到治疗药物浓度,并将药物疗效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,避免毒副反应发生。

  吃药喝水有讲究

  一般情况下,患者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下咽喉部,服药时再饮用200~400毫升水,加速药物通过咽部、食道,进入胃,继而增加胃的排空速率,使药物更快到达小肠,加快药物吸收速度。不同的药物,喝水要求不同。需大量饮水的药物有:

  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 服用时要加大送服的水量,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,如四环素类抗菌药物、补铁剂等。

  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药 如喹诺酮、磺胺类、抗病毒药,代谢产物容易在尿中析出不溶性结晶,可引起泌尿系统损伤,出现结晶尿、血尿、尿痛等,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,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,避免析出结晶损害肾脏。

  盐类泻下药、解热镇痛药 如硫酸镁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,下泻或出汗丢失的水分需及时补充,防止水盐代谢紊乱。

  胶囊类药物 胶囊容易黏附在胃壁上,溶化的药物不能均匀散开,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。

  此外,服用可能引起口干的药物(如阿托品、山莨蓉碱等)后需要多喝水缓解口干;服用抗痛风药时,也应大量饮水,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;服用排肾结石的药后,同样须大量饮水,以便冲洗尿道,稀释尿液,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风险。  


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24年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911072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