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内刊

Enterprise journal

紫薇星创立于1993年,主要生产经营医疗器械、健康食品、美容护肤洗涤用品。
我的位置:首页 - 最新动态 - 企业内刊
【连载】人体经络基础知识(101)
2020-07-31


  (七)中枢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十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肌肉,韧带同脊中穴;有第十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有第十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中指中部,枢是枢机,穴居脊柱中部,为躯体转动之枢纽,所以称此穴为中枢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强壮腰脊、祛湿止痛、健脾和肾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胃痛腹胀、腰脊强痛、腹部胀满、呕吐、黄疸、视力减退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脾俞、肝俞、胆俞治疗黄疸;配天枢、上巨虚治疗腹满、呕吐;配肾俞、命门治疗腰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行气类手法(主要包括按法、摩法、擦法、推法、搓法、捏法、振法、抖法)。


  (八)筋缩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九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肌肉,韧带同脊中穴;有第九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两旁为肝俞、肝主筋,该穴主治筋肉抽搐、挛缩等病症,故称筋缩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疏筋利节、调肝祛风、镇静熄风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癫痫、胃脘痛、腰脊强痛、胁肋疼痛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内关、胃俞治疗胃脘痛;配肝俞、太冲治疗胁肋疼痛;配脊中、至阳、太椎治疗脊强而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行气类手法(主要包括按法、摩法、擦法、推法、搓法,捏法、振法、抖法)。


  (九)至阳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七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剂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有背筋膜、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七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有第七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在第七胸椎下,背为阳,心为阳中之阳,穴心近处,所以称此穴为至阳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祛痛止咳、泻热散结、健脾利湿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肝胆疾病、胸胁胀满、咳嗽、哮喘、心悸、疔疮、疟疾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日月、足三里治疗肝胆疾疾;配郄门治疗疔疮;配大陵、内关治疗心悸;配肺俞、风门、定喘治疗咳嗽、哮喘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发散类手法(主要包括点法、压法、拿法)。


  (十)灵台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六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有背筋膜、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六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灵指心灵,台指高处。穴在上背部近心脏处,所以称此穴为灵台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止咳平喘、清热化湿、发散风热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腰背痛不得卧、咳嗽、憋气、哮喘、疔疮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膈俞、心俞治疗疔疮;配肺俞、厥阳俞治疗咳嗽、哮喘;配陶道、脊中治疗腰背强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发散类手法(主要包括点法、压法、拿法)。


  (十一)神道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五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有背筋膜、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五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两旁是心俞、心藏神,此穴为心脏之气输注的通道,所以称此穴为神道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祛风止痛、镇惊安神、清头泻热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发热恶寒、头痛、腰背强痛、心悸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太阳、风池治疗发热恶寒;配神门、上星、 百会治疗失眠、健忘,神经衰弱;配心俞、厥阴俞治疗心悸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发散类手法(主要包括点法、压法、拿法)。


  (十二)身柱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三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有背筋膜、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三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釋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两旁为肺俞,肺主一身之气,是一身机能活动的支柱,所以称此穴为身柱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祛风止咳、理气定喘、宜肺清热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胸背痛、咳嗽、哮喘、腰背强痛、癫痛、神经衰弱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天突、膻中治疗咳嗽、哮嘴;配会阴治疗癫痈;配命门、腰阳关治腰背强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发散类手法(主要包括点法、压法、拿法)。


  (十三)陶道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一胸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有背筋膜、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一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陶指陶灶(窑), 意指阳气能行有如陶灶的通道,所以称此穴为陶道。

  本穴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解表祛风、泻热止痛、安神镇痉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头重头痛、发热恶寒、背脊强痛、疟疾、荨麻疹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、精神疾病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间使、腋门治疗疟疾;配大椎、陶道、风门治疗发热恶寒病;配风府、百会治疗头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发散类手法(主要包括点法、压法、拿法)。


  (十四)大椎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七颈椎棘突下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有背筋膜、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处因其椎骨最大,所以称此穴为大椎。

  本穴是督脉、手足三阳之交会穴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解表祛风、泻热止痛、强身镇惊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头重头痛、发热恶寒、项颈强痛、咳嗽、哮喘、疟疾、湿疹风疹、癫痫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曲池、合谷治疗发热恶寒;配曲池、血海治疗风疹;配百会、上星治疗癫痫;配风池、天柱治疗头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发散类手法(主要包括点法、压法、拿法)。


  (十五) 哑门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颈部后正中线上,后发际正中直上0.5寸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在第一、二颈椎之间;有枕动、静脉分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第三枕神经和枕大神经分布处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是治疗暗哑症的门户,所以称此穴为哑门。

  本穴是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祛风利窍、镇惊醒脑、醒神益智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头重头痛、发热恶寒、项颈强痛、言语不利、哑嗓失音、不能言语、神经疾病、聋哑、脑发育不全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廉泉治疗聋哑;配头窍阴、阳郄治疗哑嗓失音、不能言语;配大杼治疗头项强痛;配百会治疗神经疾病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开窍类手法(主要包括击法、弹法、掐法、拍法等)。


  (十六)风府

  【穴位位置】在背部后正中线上,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。

  【穴下解剖】穴下肌肉、血管、神经分布在枕骨和第一颈椎之间, 有枕动脉分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之分支。

  【穴意阐释】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风指风邪,府指聚会部,意思是此穴为风邪侵袭和聚集的部位,所以称此穴为风府。

  本穴是督脉、阳维脉之交会穴。

  【生理功能】祛风泻热、通关开窍、清脑安神。

  【主治病症】中风不语、面神经炎、口斜眼歪、眩晕、头痛项强、咽喉肿痛、神经疾病。

  【配伍穴位】配风池、天柱治疗头痛; 配百会、风池、通天、络却治疗中风不语、面神经炎,口斜眼歪;配人中、少商、隐白治疗神经疾病;配天柱、扶突治疗咽喉肿痛。

  【操作手法】开窍类手法(主要包括击法、弹法、指法、拍法等)。

本期文章
第250期(2020年07月)
关注紫薇星公众号
扫一扫左侧二维码, 去紫薇星公众号了解更多健康信息。
紫薇星天猫旗舰店
扫一扫左侧二维码,
了解更多健康信息。
熠选APP
扫一扫左侧二维码,
了解更多健康信息。

广东紫薇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24年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9110721号